欢迎访问重庆市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重庆市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免费咨询电话:

023-47550088

您的位置:主页 > 关于我们 > 年报 >

2019年总结报告


告别2019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0年,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有付出也有收获。
重庆市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提升儿童综合能力,促进美好社区建设”为中心使命;以“让每一个儿童都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专业愿景,在江津区文明办、江津区教委、江津区民政、江津区团委、江津区科协、江津区妇联的指导下,阳光社工坚持“务实、诚恳、奉献”的阳光精神,脚踏实地做事、真诚用心服务、奉献共享成长,坚持扎根一线,探索本土服务模式,以社工带领志愿者模式开展困境儿童关爱帮扶、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城市儿童综合实践、城乡社区邻里互助、美丽乡村居民共建等服务。现将中心2019年年终总结如下:
一、中心发展:重视团队文化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
(一)团队建设
(1)团队文化建设:以使命优先原则,建设阳光精神和文化,并以此为指导中心业务开展。
(2)团队专业提升:邀请专业督导和专家顾问为中心员工进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并制定了中心内部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培养计划,每周的团队督导和交流定期开展。
(3)团队人文关怀:关注员工生活质量,每逢节假日对员工进行关怀,每月集体生日会对员工开展关爱活动,积极开展团队建设,带队参观、交流和调研。
(4)团队荣誉:
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铜奖
2018年度-2019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
重庆市第二届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江津阳光社工学院”被江津区民政局评为2019年精品人才项目
秦茂华-民政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重要指示精神主题征文活动”获优秀主题征文
秦茂华-重庆市五星级志愿者
肖家雨、吴朝婷-重庆市江津区青年联合委员会委员
刁玲-入围重庆市最美交通志愿者
陈星池、陈欣然、钟瑞妮-全国优秀公益小天使
(二)人才培养
(1)江津阳光社工学院,对江津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展实务能力提升与理念提升培训,致力于培养一批能够更好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专业力量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2)志愿活动引导培训:自主研发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师课程体系,为200余名志愿者开展专业培训,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二)行业支持
中心成立以来,得到了许多同行业的支持,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增强了中心在行业内的影响力。2019年11月15日,中心成为“山茶花”伙伴计划示范参观点,此次活动共计150人参访学习;2019年12月6日,中心组织“川渝公益小天使2019年交流会”,此次活动有20位伙伴参加学习。
(三)能力提升
为了提升员工自身能力,写作能力,中心每月组织了西南大学专业教授对员工督导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到民政局参与培训学习;中心组织了活动引导师培训,培训了一批合格的活动引导师;这些活动都提高了员工综合能力,为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基础。
 
三、中心志愿服务开展
一、志愿服务类
各类志愿服务213场,参与志愿者近7000人,服务人群近20000人。捐赠物资40余万元,服务时长24000余小时。
 
(一)阳光公益小天使
1.注重团队建设,搭建三大平台
江津公益小天使现有5所示范校园,分别是菜市街小学公益小天使、四牌坊小学公益小天使、向阳小学公益小天使、西城小学公益小天使,鼎山小学公益小天使,现有注册儿童志愿者12000人。公益小天使团队建有三个平台分别是一个学院、一个基地、一个工坊。
2.创新工作方法,发掘5个职业体验活动
5大类职业体验分别是小小清洁工、小小消防员、小小银行家、小小店长和小小快递员;8大类公益活动分别是参与关爱类、文明类、安全类、科普类、健康类、文化类、环保类、禁毒类。
3.开展服务众多,内容丰富详实
江津公益小天使参与关爱类、文明类、安全类、科普类、健康类、文化类、环保类、禁毒类8类别的活动114场,参与公益小天使6055人次。具体包括关爱类活动20场;文明类活动6场;安全类活动24场;科普类活动31场;健康类活动2场;文化类活动13场;禁毒宣传类活动1场;环保倡导类活动17场。
(二)科普志愿者
2019年,江津区科普志愿者共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89场,其中开展有关消防、气象、地震、健齿等科普体验式活动共计20场,参与人次达到1000余人次;走进社区开展科普宣传26场,包括垃圾分类宣传、禁烟宣传等服务,服务群众1850余人;29次走进校园,向5300余位师生多次宣传了科普知识;开展了第7期暑期科普班,14场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每场活动参与者均达到60余人,共计840余人次参与。
四、社工项目
  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服务9个社区,8所学校,帮扶困境儿童200人,留守儿童100人,帮扶矫正涉罪未成年18人,社区困难群众400人,高龄老人100人,低保群众200人。为学校送去安全课堂300节。链接国内10余家基金会,带动20余个企业志愿者共同参与困难儿童帮扶。(一)困境儿童帮扶服务(1个)
江津区困境儿童关爱帮扶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1.项目介绍
江津区困境儿童关爱帮扶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困境儿童关爱为主题”,以“改善低保家庭儿童居住环境”为切入点,以“提升儿童及家庭综合发展能力”为宗旨,按“改善焕新环境.陪伴焕心成长.合作唤醒发展”的思路,为低保家庭实施从环境到心灵的关爱帮扶,不仅改变贫困的现状,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的,对困境儿童进行全方面的关爱。
2.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8年12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12月,共计服务4900余人,其中咨询个案20例,社区服务8次,暑假免费儿童科普学习班1个,共40次,服务社区低保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等共200余人次,探访服务860人次,开展小组活动7场,服务人数350余人次。
3.项目成效
(1)一对一精准帮扶
为了更好地帮扶困境儿童,机构搭建爱心平台,召集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帮助困境儿童,形成一对一的帮扶模式,志愿者每月进行一次线上或线下的陪伴,除了简单的陪伴外,还要提升帮扶对象的生活生存能力,提升他们的自我效应感,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念。
(2)生命周期理论与社工小组的完美结合
项目周期内开展了7个小组活动,开展了“生命教育”.“安全自护”“心理支持”“特长引领”“人际交往”“抗逆力”“职业生涯规划”7个小组,生命周期整体出发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掌握各个周期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小组方案,选择小组成员,给组员提供最大的帮助。
(二)人才支持服务(1个)
江津区持证社工实务体验和实践培养社会工作项目
1.项目介绍
持证社工体验和实践项目是由重庆市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面向江津区持证社会工作者,结合其实际情况,精准其需求,以社工学院形式开展的一系列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该项目以在社区工作的持证社会工作者为主要服务对象,运用社工专业技能,搭建社工学习平台,切实提升持证社工体验和实践等问题,帮助持证社工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2.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8年12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12月,共计服务6300余人。探访服务300人次;需求调查100人次;请专业教授进行讲座,满足其能力提升需求20次,服务人数2000人次;外展宣传,向居民宣传社工,讲解社工知识12次,服务人数960人次;咨询个案20例;社区服务8次;开展小组活动9场;服务人数450余人次。
3.项目成效
(1)打造江津阳光社工学院,实现资源整合N次方
经前期需求调研,重庆市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面向江津区持证社工,结合其实际情况,精准其需求,对该持证社工体验和实践项目进行项目设计,确定了其为“江津阳光社工学院·资源整合N次方”并以专职社工形式开展的一系列专业服务,运用社工专业技能,切实培训、提升、支持社工。
①“三位一体”专业师资人才库建设
“三位一体”主要是将高校专业教授、社工机构实务专家、社区本土人才合为一体,建立专业师资人才库。主要围绕解决持证社工专业理论不足,实践经验不足开展的,以理论优先,巩固理论,以理论支撑专业行动,让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本土人才相关经验相结合,促进全面提升。
②“四个平台”推动线上线下人才队伍建设
“四个平台”主要是指继续教育平台、社工交流平台、实践操作平台、社工支持平台,旨在通过开展四大平台实现持证社工的继续教育、情感经验交流互动、实践操作学习指导和社工在线支持,帮助持证社工建立全面的情感、资源支持网络,推动线上线下人才队伍的建设。
③“三种教学方式”全方位增强社会工作人才能力提升
三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指专家讲座、沙龙及体验、实务实操,该版块内容强调以专家讲座增强理论根基,沙龙及体验式学习提升操作能力,社会实践将理论和实务有机融合,增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同时结合社会工作特色和当地实际,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
④“两种模式”助力基层社区治理和服务
“两种模式”是指“三社联动”和“双工联动”模式,旨在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联动,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结合社工+义工模式,以社工带领义工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
(三)社区服务(8个)
江津区圣泉街道中渡社区社会工作室项目
1.项目介绍
江津区圣泉街道中渡社区社会工作室项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以“晚霞伴夕阳、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主要推出四大类项目服务内容,包含社区教育、社区互动、外展宣传、志愿服务。具体来说:社区教育。采用社区活动的方式,把辖区内有影响的居民找出来,再由他们带动社区其他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关注社区事务、通过一系列社区活动,引导辖区低领老年人帮助高龄老年人,引导有空余时间的居民参与志愿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盼、老有所乐。社区互动。开展社区长者兴趣、成长、分享等小组,让服务对象聚一起,有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及学习发展的途径,也有互倾诉的对象和遇到同类问题有参考和解决的案例。外展宣传。开展社工走进社区宣传等活动,让社区老人认识社工,了解中渡社区社会工作室项目。志愿服务。每月开展社区活动,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引导辖区居民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引导辖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逐步形成低龄老人帮高龄的模式,让长者在社区生活中感受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2.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8年12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12月,共计服务2100余人,其中咨询个案10例,社区服务10次,四点半课堂,共20次,服务社区中老年人、留守儿童等共200余人次,探访服务300人次,开展小组活动5场,服务人数250余人次。
3.项目成效
(1)社区自组织孵化--“邻里四相”
通过前期需求调研,社工面向圣泉中渡社区各老年群体,结合其实际情况,精准其需求,对该老年人进行项目设计,培育孵化一支邻里互助为老服务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按照2:1的比例,结成邻里互助对子,具体提供以下服务:
“跑跑腿”:即邻里相帮,依据服务对象的需要提供上门跑腿服务,如上门帮买菜、代买药等入户服务。
“支支招”:即邻里相悦,了解并记录老人身体情况,并根据老人情况给出健康建议或反馈给社工等入户服务。
“舒舒心”:邻里相伴,针对行动不便、高龄等老人,入户探访,了解需求,给予情感支持。对于情绪适应不良的老人,反馈给社工入户做评估,建个案,疏导老人情绪,志愿者定期探访,感受邻里相伴之情。
“提提醒”:邻里相扶,志愿者定期到老年人家里进行包括燃气安全、防跌倒等隐患排查等检查服务,提醒老人及其家属及早发现隐患,早预防、早改造;减少危害老年人生命财产事故产生。
在开展“邻里四相”入户服务中,社工为了志愿者能更好、更精准地提供邻里互助服务,通过走访慰问服务对象的需求,使志愿者能更好、更精准的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一方面可以加深志愿者邻里之间的人际交往,另一方面推进了邻里之情的沟通和升华。
(2)“可持续发展+”冲破钢筋水泥隔离的纽带
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的形式,搭建邻里间交流、沟通的平台,旨在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熟悉的信任起来、让信任的人互助起来,达到邻里关系日益和谐、日益紧密的目的,冲破钢筋水泥的隔离,邻里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更加牢固。
①通过开展“可持续发展+垃圾分类”活动,学习并传播垃圾的种类,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减少邻里间的隔阂感;
②通过开展“可持续发展+防灾”活动,提升防灾意识,号召更多的人关注防灾,建立邻里之间的友谊;
③通过开展“可持续发展+传统节”中秋、国庆、重阳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拉近居民之间的距离,增进邻里情谊;
④通过进行入户慰问210人次,既缓解了老人空虚孤寂的情绪,发挥了低龄老人与志愿者的余热,传递了浓浓的邻里情。
江津区德感街道南华社区社会工作室项目
1.项目介绍
江津区德感街道南华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是由重庆市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面向南华社区低保老年群体,结合其实际情况,精准其需求,以驻点社工形式开展的一系列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该项目以南华康居低保等困难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运用社工专业技能,切实改善老年人的因老龄化带来的生理、心理、社交等问题,帮助老人营造“自助、自乐、自治”的和谐健康的社区环境。
2. 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8年12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12月,共计服务2200余人,其中咨询个案10例,社区服务10次,服务社区低保家庭儿童、低保家庭老年人等共200余人次,探访服务300人次,开展小组活动5场,服务人数350余人次。
3.项目成效
(1)引领正向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成长
南华社区隶属重庆市江津区德感街道管辖的第一个公租房社区,南华康居低保人群占50%以上,廉租房虽然解决了住房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群体问题——价值观偏差,困难群体的聚积,消极生活态度的扩大,认为自己都老弱病残不仅不能给社会带来价值,反而得靠政府救济,已是被社会边缘化的人,或是认为自己犯过法服过牢役,已被打上标签,是政府随时关注的对象,再折腾也无济于是等等,社工通过传唱经典红歌、观看红色电影、重阳健走等活动,回顾艰苦岁月里老一辈人的品质,倡导科学锻炼,引领老人们的正向价值观,健康积极地生活态度。
(2)打造社区自组织——老年人爱心团服务社区
组建社区自组织是体现共治的最佳切入点,在党、政府的领导下由社区骨干居民为主导,热心居民为主体,积极组建社区自组织,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积极主动的发动群众的力量,秉承“助人自助”的社工精神,围绕困扰社区的长久以来迫切需要解决的社区问题展开共同商讨,寻找解决社区公众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探讨和研究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围绕解决小区内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开展,针对老人面临的种种困境搭建咨询平台,做好上传下达的纽带,让老年人合理的诉求得到回应。为老人在小区内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情感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兴趣潜能提升活动、自编自演、老人间互动等多种活动,帮助老年人建立全面的情感支持网络。
江津区油溪镇大坡村社会工作室项目
1.项目介绍
江津区油溪镇大坡村社会工作室项目以“乡村振兴”为指导思想;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新村民融入”为项目主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个案、小组、社区活动三种工作手法对村民进行服务。个案辅导:在小组活动和社区活动以及探访中了解到个别村民的特殊需求,社工为其进行情绪疏导、陪伴。同时关注重点优抚对象,了解他们切实的需求,帮助其整合资源协调关系最终达到案主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小组工作:让社区内同一特质的服务对象聚集在一起,为他们提供服务,在促进互相认识的过程中也让服务对象建立互帮互助的小组。社区活动:结合村民实际需求,在节点开展社区活动,也在平日开展关于健康方面的活动,成功的调动服务对象和辖区村民的兴趣爱好,在让村民了解到更多的知识的同时,也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事务。
2.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8年12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12月,共计服务2500余人,其中咨询个案10例,社区服务10次,服务低保家庭儿童、低保家庭等共200余人次,探访服务300人次,开展小组活动5场,服务人数230余人次。
3.项目成效
(1)“三社”联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①“三社”联动,精准帮扶
该板块的主要内容是和村委一起帮助村上的贫困户,首先是社工前期先从思想上让贫困户有脱贫的意识,扶贫先扶志,并且社工和村委一起与贫困户“同吃同做同劳动”,和贫困户一起努力。然后社工链接资源和村委一起,通过物质上的帮助,带去经济果树苗,小鸡仔等,让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生活水平,勤劳脱贫。
②“三社”联动,互动你我
该版块内容旨在为村民在村内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情感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兴趣潜能提升活动、村民互动游戏、村民与村委专干的双向互动等多种活动,帮助村民通过一种积极向上的形式度过愉快的生活。
(2)配合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建设美丽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让村里的环境卫生、社会风气焕然一新,社工与村委积极探索方法,提出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计划,通过这种形式更加能够促进村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镇、村、帮扶单位等筹集经费,用于购置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资放入兑换超市内,村民可以用积分在超市里兑换商品。在该项工作实施前,大坡村村两委会还组织召开会议,将如何设立兑换超市,村民积分的规则,目的和意义进行了公布。村里成立了由村干部、村民代表、党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村民的垃圾分类行动情况进行算分,并及时在村委会张榜公布积分情况以及村民兑换商品情况,公开接受村民监督。
江津区白沙镇恒和村社会工作室项目
1.项目介绍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主要关注人居环境整治、关注乡村儿童安全、提高儿童自信力、关注养生健康。具体来说:关注人居环境整治。对村民进行环保宣传,策划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动员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高环保意识,发挥他们的优势,让村民对恒和村有更大的归属感和贡献。关注乡村儿童安全。链接资源,向恒和村留守儿童宣传预防儿童欺凌和暴力、预防烧烫伤知识。提高乡村儿童自信力。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各类小组工作,链接资源,建设校内图书室,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技能,改善儿童内外修养。关注养生健康。健康是构建社会继续发展的基础,针对恒和村中老年人开展养生小组,以及健康活动,提高了村民预防疾病关注健康的意识,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了基础了解,通过运动增强体质,健康养生。实施志愿服务。每月固定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引导辖区居民形成爱护环境、健康生活的意识、引导辖区村民参与村委事务、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2.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8年12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12月,共计服务3065余人,其中咨询个案10例,社区服务10次,服务低保家庭儿童共100余人次,探访服务300人次,开展小组活动5场,服务人数240余人次。
3.项目成效
(1)组织儿童环保志愿者团队,实现服务自我
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江津区“三城联创”号召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根据社工前期入户探访对恒和村的常驻人口调查发现,其中中老年人占55%,乡村儿童占30%,是常驻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针对群体特征以及人居环境整治要求,社工以儿童为着力点,带动家庭带动村社进行改善人居环境为理念,组织了由30名儿童儿童组成的儿童环保志愿者团队,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宣传人居环境整治,提倡村民人人参与行动,真正做到整治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2)以“文化”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
为了更好的实施乡村振兴,项目驻点社工就恒和村实际情况联合恒和村村委开展了多场社区活动,在关注村民身体健康,关注人际环境整治,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等方面外,更关注如何有效的助推乡村振兴;因此,社工和恒和村村委利用暑假时间开展“小书屋,大课堂”活动,合理利用村社资源,丰富儿童假期生活,营造和谐积极向上奋斗氛围,落实做好恒和村文化建设,发展骨干人员,带动学习气氛,阅读书籍,增长见识,扩大知识容量。同时,考虑恒和村双槐树小学硬件设施欠缺的情况,社工结合社会资源,发起暖心赠书活动,为儿童捐赠上千本图书,增添了学习知识渠道,真正做到以“文化”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
江津区白沙镇槽坊社区社会工作室项目
1.项目介绍
江津区白沙镇槽坊社区社会工作室项目以“邻里互助”为主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主要推出四大类项目服务内容,包含社区教育、社区互动、外展宣传、志愿服务。具体来说:
社区教育。采用社区活动的方式,把辖区内有影响的居民找出来,再由他们带动社区其他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关注社区事务、通过一系列社区活动,引导辖区居民邻里互助,引导有空余时间的居民参与志愿服务,丰富辖区内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8年12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12月,共计服务2500余人,其中咨询个案10例,社区服务10次,服务低保家庭儿童、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等共200余人次,探访服务300人次,开展小组活动5场,服务人数230余人次。
3.项目成效
(1)助人自助,助力受助者成为助人者。
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优势视角和增能理念,社工对受益者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角色转变,让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成为社区助人者,从而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培养积极心态,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2)和谐社区三步曲---环境、文化、邻里
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工环境和谐、文化和谐、邻里和谐三步曲,带动社区居民逐步去了解社区、参与社区、建设社区,达到居民共同参与美好社区建设的目标。
临峰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1.项目介绍
临峰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留守儿童和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关注乡村留守儿童问题,以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以社会治理理论为指导,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保护体系,增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
2.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8年4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4月,共计服务2150余人,其中咨询个案7例,辅导个案数12例,社区服务12次,服务留守儿童家庭、居民等共200余人次,探访服务300人次,开展小组活动7场,服务人数230余人次。
3.项目成效
(1)助人自助、促进角色转变
社工提供服务过程中,秉承助人自助的理念;引导服务对象走出困境,实现自助;最终实现角色转变,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社区中的留守儿童从最初的服务对象转变为服务提供者,角色发生转变,促进服务对象的蜕变,根据他们的需求,社工提供了志愿培训,提升他们的志愿意识,共同协助进行入户探访,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维持活动秩序。
    (2)社工、家庭、学校联动机制,促进社区发展
建立社工、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多方联动机制,每月社区、学校、社工一次讨论会,每月组织一场社区活动,以儿童参与社区活动,同时带动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营造健康活泼、团结有爱的社区氛围,促进了社区的发展:保障了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儿童平安、健康的成长。
    (3)焕新、焕心、唤醒,全方面关爱社区困境儿童
     中心连接社会资源,引进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焕新乐园”项目,以“改善低保家庭儿童居住环境”为切入点,以“提升儿童及家庭综合发展能力”为宗旨,按”改善焕新环境、陪伴焕心成长、合作唤醒发展”的思路,为低保家庭实施从环境到心灵的关爱帮扶,不仅改变贫困的现状,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的,对困境儿童进行全方面的关爱。
大西门社区社会工作室项目
1.项目介绍
项目坚持以“三社联动”的服务模式,以专业社工为督导,培育社区本土志愿者为依托,以发展社区青少年儿童志愿者为撬动点,以享受服务与参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项目工作,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社区服务平台。
2.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8年4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4月,共计服务4600余人,其中咨询个案50例,辅导个案数12例,社区服务12次,探访服务300人次,开展小组活动7场,服务人数35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数1982人次。
3.项目成效
    (1)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支持网络、邻里互助协助网络。
以社区青少年儿童志愿者的培育为撬动点,让儿童带动家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加强同伴之间的支持,促进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增强居民互助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社工开展的社区服务中,召集和推动邻里进行互相了解,强化邻里之间的联系,发展互助性支持,促进邻里之间的互助网络建设。
(2)依托社区爱心呼唤站,搭建起社区留守、独居老人的社区照顾服务平台。
项目执行系统完善社区留守、独居老人的基本信息和需求登记,通过链接一对一爱心志愿者,为他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同时志愿者们通过陪伴和支持,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提升了老人们的社会存在感,同时也缓解了老人们的孤独情绪,让这部分老人的老年生活更加安康。
李市林家嘴社区社会工作项目
1.项目介绍
李市林家嘴社区社工社工室项目主要针对社区的中老年人及青少年开展服务。在社工服务模式上是阳光社工中心成熟经验+专职社工人员+本土化实践经验模式。服务秉承着“以人为本 助人自助”的理念,通过社工优势视角让服务对象恢复其自身功能实现助人自助。运用个案、小组、社区活动等社工专业手法解决服务对象自身需求,同时让服务对象获得同辈支持网络。而在资源整合创新方面打造专业社工+心理咨询+综合性志愿者为主的人才库,合理运用人才库资源开展专业服务。
2.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8年4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4月,共计服务2600余人,其中辅导个案数12例,社区服务12次,探访服务300人次,开展小组活动7场,服务人数350余人次。
3.项目成效
  (1)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
    项目执行过程中,开展了三场关于人居整治环境的活动,每一场活动都参与人数多,人员物资安排充分,配合科学的宣传方法,联动了社会资源,配合社区开展更多卫生宣传活动,提升社区村民的生活体验和幸福感。
(四)为老服务(1个)
江津区鼎山街道办事处敬老院关爱老人项目
1.项目介绍
“鼎山敬老院关爱老人”项目是由重庆市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面向江津区鼎山敬老院各老年群体,结合其实际情况,精准其需求,以驻站社工形式开展的一系列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该项目以敬老院内意识较为清楚的社会老人、五保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运用社工专业技能,切实改善院内老年人的因老龄化带来的生理、心理、社交等问题,帮助老人营造“自助、自乐、自治”的和谐健康的养老环境。
2.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8年12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12月,共计服务3100余人,其中咨询个案12例,社区服务12次,探访服务303人次,开展小组活动7场,服务人数430余人次。
3.项目成效
(1)“三工”模式助力养老发展
社工带领护工和义工在院内开展服务活动。社工带领护工为老人在院内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情感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兴趣潜能提升活动、每日做经络操、老人与院内员工的双向互动等多种活动,帮助老年人建立全面的情感支持网络。
社工带领义工关心陪伴老人,通过积极引导院内老人实现自我增能,从而获得对自我幸福的更多掌控力,促进老人慢慢走向自治,最终实现对社会的再融入。
(2)敬老院五保老人情绪疏导
以前少部分五保老人对政府一些政策理解有些偏差,他们有任何的问题都需要政府为他们解决,稍有不满意的地方,其五保老人就会到各大部门去上访,这给社会也造成了不良影响,社工入住敬老院以后,通过在院内开展五保老人的情绪疏导工作,积极干预要上访的五保老人,当五保老人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与五保老人沟通解决,社工扮演安全栅的角色,与院内的五保老人与社工建立了信任关系,现在院内五保老人遇到事情都会先求助社工,社工亲力亲为,为五保老人争取自己的利益,在本年度社工入驻敬老院以后,五保老人上访率为0%。
(五)儿童服务(4个)
焕新乐园项目
1.项目介绍
焕新乐园项目是重庆市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江津区、涪陵区、巫溪县对100名低保家庭儿童开展焕新乐园项目服务,通过对困境儿童的持续服务及关爱,以促进重庆江津区、涪陵区、巫溪县困境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建立,提升困境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2.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8年12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8月,共计服务3100余人,其中走访改善房间600余次,开展了9期主题活动,对100名儿童的房间进行改善,对困境儿童的物理环境进行改善和焕新,提升困境儿童的生活质量;招募了150名志愿者,对困境开展一对一关爱与陪伴,陪伴次数1200次,及时关注困境儿童心理状态,培养他们良好的积极心态和健康的学习习惯;开展了2期志愿者能力提升培训,提升志愿者参与积极性及志愿服务能力。
3.项目成效
(1)同辈群体的陪伴与关爱,促进成长(公益小天使)
困境儿童的一对一陪伴志愿者,不仅仅有成人,而且有一名相对应的公益小天使。同龄小天使与受助儿童有更多的话题,有了同辈群体的陪伴,提升困境儿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高质量的陪伴和专业力量介入让困境儿童年的童年更有质量。
(2)政社协同,多方参与
项目带动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以政社协同,多方链动的方式开展,江津区民政局、江津区委宣传部、江津区妇联、共青团江津区委均参与与本项目的实施,并有双福建司、国宇钢化玻璃有限公司对项目进行资金和物资的捐赠,江津孝恩御窑鲜品火锅提供困境儿童集体生日免费火锅餐,林家嘴社区、临峰社区、金龙社区、李家社区等多个社区对项目给予支持,重庆电视台少儿频道、江津区电视台、江津网、江津日报等多家媒体对于项目的开展给予支持。
(3)困境儿童暑假班服务,提升儿童科普知识
在漫长的暑假里,中心根据困境儿童的特点,与志愿者联合开展困境儿童暑假科普学习班,为期一个月的时候,为困境儿童提供常态化的服务,并有志愿者对其课业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开展抗逆力小组培养困境儿童的积极心态,让他们的暑假也不孤单。
儿童平安项目
1.项目介绍
项目服务于儿童安全教育。通过社会组织向小学阶段儿童开展参与式、体验式的 安全教育,提升儿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减少儿童受到的伤害。同时鼓励和推动中西部地区教育系统吸纳和推广参与式安全教育模式,使安全教育在本地 可持续开展。促进社会组织专业化发展。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儿童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促进参与项目的社会组织防灾减灾及安全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增加公益行业中从事防灾减灾领域工作的组织的比重。
2.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9年1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8月,共计服务3500人次,在江津区3所项目学校开展,覆盖班级15个,受益学生679人,开展了3场主题活动,每场活动都包含了5个子活动及以上,累积参与活动人数615人。
3.项目成效
通过项目专职及教师的授课,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通过认识灾害,掌握灾害自我保护技能,利用减灾教育盒子,动手搭建房屋、制作反光条等多种形式。参与式、体验式的学习,学生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寓教于乐、充满趣味性的减防灾游戏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巩固之前在平安小课堂上学习的安全知识,还能在游戏中探索更多有效的减灾防灾技能。让同学们亲自去体验“火眼金睛识标识”“应急物品小测试”“应急物品心有灵犀”“制作纸餐具”“水中呼吸”“踩踏求生”等游戏,增强安全保护技能。
通过社区减灾运动会,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防震减灾意识得到增强,自救互救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得以培养,为自己、家人和朋友构筑一道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
通过教师培训,加强了教师自身的安全知识学习,让老师们了解平安小课堂,发现小课堂参与式,体验式的不同教学方式,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
“阳光童年”预防儿童欺凌和暴力项目
1.项目介绍
“阳光童年”预防儿童欺凌和暴力项目是以石门小学、江津区几江实验小学为项目服务学校。在校园内宣传看到欺凌行为和遭受欺凌行为不同情况的方式进行强调,引导孩子们在遇到欺凌行为时保持冷静,在看到欺凌行为发生时做好正确的劝导角色,从而引导孩子们遇到欺凌行为时能够勇敢积极面对,建设平安校园。
2.服务数据
项目学校几江实验小学37个班级、石门小学22个班级,外展学校石门小学村小1个班、李市小学1个班级、鼎山小学1个班级、汤坪小学3个班级,共计65个班级分别完成2课时授课,共计130课时,受益人数超过2522人。培训种子老师10名。
3.项目成效
通过对前测、后测的设计与考量,我们能够看到防欺凌课程对孩子们带来的正向改变,了解到孩子们对欺凌行为的认识以及在遇到欺凌行为时能够勇敢积极面对。校园防欺凌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通过阳光童年防欺凌课程,孩子们对欺凌行为有了认识也不再无知害怕,这为建设平安校园营造了一种积极的态势。
石门镇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1.项目介绍
项目以石门镇农村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身体健康成长的小组、个案、社区活动切实改善留守儿童由于从小家庭教育和关爱缺失,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的偏差,以致改善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
2.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8年4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4月,共计服务2800余人,其中辅导个案数13例,社区服务9个,探访服务300人次,开展小组活动9场,服务人数450余人次。
3.项目成效
实现资源整合的N次方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通过链接整合多方资源,和学校、村委、爱心企业合作,一方面向留守儿童传递了社会关爱,另一方面也倡导了更多的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应该开展更多的活动,比如夏令营,中心关爱主题的夏令营,陪伴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让乡村留守儿童免费体验夏令营,和城市孩子同学习共成长,在丰富乡村留守儿童的暑假生活,增强乡村留守儿童的综合能力的同时带动和倡导社会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以及留守儿童家庭受到社会传递的温暖。
(六)低保家庭关爱(1个)
“心阳光”劳动年龄段低保对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1.项目介绍
该项目是由社会工作对精准扶贫工作介入的一次尝试和探索,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同时本项目是对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低保对象的探索,是对低保对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挖掘和提炼,对其他区县开展低保对象就业社会工作服务有一定借鉴意义。项目社工以社工带领志愿者模式开展项目,对江津区低保人员中20-45岁年龄段中,有劳动能力人员进行入户调查和评估,建立服务对象动态数据库,并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支撑,结合社会组织的社会化优势,以资源整合、互助网络搭建等方式,为低保人员援供生活帮扶及再就业支持。并通过带动低保人员开展各类社区公共服务和公益活动,提升低保人员自我认同感和社区参与度,提升低保人员社会功能。
2.服务数据
项目从2018年4月启动截止至2019年4月,共计服务4600余人,其中辅导个案数20例,社区服务8个,探访服务968人次,开展小组活动9场,服务人数450余人次,志愿者注册人数1000人次。
3.项目成效
   (1)抓好学习宣传,提升思想意识
加强民政寒民救助政策宣传、揽丹服务对象的 而产生的对党和政府的误解。疑策如晓度和公益劳动意识。减少服务对象的依赖思想。例如我们社工在项目开展以来、开展集中政策宣传。对服务对象和周边人群做好政策解释,让他们知道低保顶策不是为了养懒汉,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双手去挣。
(2)链接资源,促进多方联动
项目社工通过链接专业人士、志愿者资源、爱心商家,共同帮扶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同时倡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服务过程中,营造社会互助、全民扶贫的氛围。
链接爱心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岗位。例如,通过链接爱心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制鞋厂的就业岗位,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如停车管理员、交通劝导员等。
链接优秀基金会,为服务对象提供物质帮助。例如:项目社工通过链接浙江妇女儿童基金会,让低保服务对象享受“焕新乐园”项目的房间进行改造计划,并在后续开展为期一年的陪伴关爱服务。
链接优秀基金会,为服务对象提供物质帮助。例如:项目社工通过链接浙江妇女儿童基金会,让低保服务对象享受“焕新乐园”项目的房间进行改造计划,并在后续开展为期一年的陪伴关爱服务。
链接社区资源,为服务对象建立邻里互助支持网络。建立三个平台,服务对象信息管理平台,搭建社会救助志愿者平台,搭建低保群体就业信息交流平台。
五、展望2020
2019年已经过去,在即将到来2020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各项工作,接受新的挑战。
1.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2020年阳光社工将会继续秉承“务实、诚恳、奉献”的阳光精神,服务更多的人,不断完善自身团队建设,做好先锋引导和模范带动作用,努力打造江津志愿服务第一品牌,为江津志愿服务树立榜样。
2.不断总结经验,争取来年有更多的社工项目进军全国大赛,获得更多的奖项。为江津社工,重庆社工争光。
3.灵活创新志愿服务工作,服务社区,服务更多的人,提升更多的人幸福感。
 

上一篇:2018年总结报告

下一篇:2021年审计报告

Copyright © 2016-2019 重庆市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景创互联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309号